第九屆中國交響樂之春開幕:《長城》京津冀聯合交響樂團音樂會 時間:2025.04.06 周日 19:30 場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票價:120/180/280/380/480 微信訂票18515362586 電話訂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譚利華 作為中國音樂界最令人矚目和贏得尊敬的指揮家之一,譚利華在國內外深受歡迎。譚利華大師曾指揮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和德國西德廣播交響樂團(WDR)等世界頂級樂團。作為客席指揮,譚利華與德國、俄羅斯、奧地利、法國、捷克、比利時、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阿根廷、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拿馬等國家的交響樂團有過成功合作。與譚利華合作的大師有鋼琴家:拉扎爾·貝爾曼、馬祖耶夫、讓·伊夫·蒂伯戴;小提琴家:瓦吉姆·列賓、宓多里;大提琴家:馬友友、沙霍夫斯卡婭、麥斯基、朱力安韋伯、王健等。 作為對中國樂壇有重要影響的指揮家,譚利華曾指揮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等中國主要樂團。譚利華曾擔任北京交響樂團團長、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達26年,同時還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重要職務。是首批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五屆北京音樂家協會主席,獲得中宣部、中國文聯授予的“德藝雙馨中青年藝術家”、文化部優秀專家,獲中國金唱片獎。 譚利華多年以來大力倡導積極推動中國當代交響樂作品的創作與演出,數十位中國作曲家的百余部新作品是由譚大師指揮首演的。此外他還將歐洲作曲家的許多重要作品介紹給中國聽眾。2012年德沃夏克學會、德沃夏克音樂節和德沃夏克家族聯合授予譚利華“杰出藝術家”獎,以表彰他在中國首演多部德氏音樂作品的貢獻。 從2001年起譚利華率北京交響樂團完成了七次歐洲一次美洲商業巡演。他自1996年開始參與策劃創辦北京“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使其成為北京人歡度新年不可缺少的文化盛事,譚利華連續12年擔任北京新年音樂會的音樂顧問和指揮。他多年來始終堅持致力于交響音樂普及工作,每年指揮數十場為學生、音樂愛好者的普及音樂會在學校、社區、廠礦、村鎮、軍營演出,并親自擔任講解。 從2007年開始,譚利華與EMI唱片公司合作指揮錄制多張CD在全球發行,為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錄制的國(會)歌得到國際奧委會及其各成員國與地區的一致認可,成為奧林匹克文化遺產,被永久保留、使用。
董俊杰 董俊杰,一級指揮,現任天津交響樂團黨總支書記、團長。天津市政協委員。曾任天津歌舞劇院副院長兼歌劇團團長、音樂總監、首席指揮,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2001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指揮家、教育家徐新教授,著名作曲家賈國平教授。天津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作曲家、教育家、天津音樂學院院長徐昌俊教授。烏克蘭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在讀博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天津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2016年6月他受邀赴烏克蘭哈爾科夫國家歌劇院成功上演普契尼經典歌劇《圖蘭朵》,同年十月受到烏克蘭國家歌劇院邀請,并指揮烏克蘭國家歌劇院的藝術家上演歌劇《圖蘭朵》,成為第一位榮登烏克蘭國家歌劇院的中國指揮家,被稱為“神奇的天才”。 董俊杰曾榮獲文化部舉辦的中國首屆歌劇節“優秀指揮獎”,第五屆日中友好管樂節“優秀指揮獎”等獎項。2014年分別被評為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和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15年榮獲 “全國藝德標兵”稱號。2012年被邀請為中央電視臺CCTV電視大賽評委。曾創作了多部管弦樂、影視音樂、聲樂作品。其中《等你回來》、《唱給媽媽的歌》、《與海相依的土地》、《華彩天津》等作品分別榮獲“金鐘獎”及“五個一工程獎”。歌曲《信仰》榮獲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3年度資助項目。2023年,他策劃并指揮的交響詩篇《長城》榮獲由文化和旅游部頒布的“全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優秀作品獎,并于8月30日率領天津交響樂團亮相國家大劇院,獲得首都觀眾及樂界專家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掀起以交響樂講中國故事的熱潮。 近年來,他涉及歌劇、舞劇、交響樂、民族管弦樂、以及合唱指揮,成功指揮了歌劇《原野》《雷雨》《茶花女》《白毛女》《江姐》《青春之歌》《黨的女兒》《圖蘭朵》《愛之甘醇》《平凡的世界》《戎冠秀》《大海承諾》《一盞明燈·焦裕祿》《雁翎隊》《桃花紅杏花白》,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舞劇《一把酸棗》、交響詩篇《長城》等眾多作品。曾與國內外眾多樂團以及作曲家、演奏家合作上千余場音樂會,均獲得成功。他指揮瀟灑準確、熱情奔放、手勢豐富、動作干凈、富有感染力,同時又不乏溫婉細膩的情感傳達力,是當今樂壇最受矚目的青年指揮家之一。
拓鵬 一級指揮。2003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徐新教授。 現任中國河北交響樂團副團長兼常任指揮。 在與中外著名演奏家、歌唱家、郎朗、呂思清、吳碧霞、莫華倫、戴玉強、魏松、王慶爽、王傳越、譚曉棠,劉詩昆、羅本·西米歐(西班牙) 等合作演出中,不但得到了“嚴謹而不失熱情的指揮風格”“ 精湛嫻熟的指揮技藝和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的評價,還受到湯沐海、鄭小英、邵恩、張國勇、俞峰、李心草、張藝等著名指揮家的一致肯定。2013年榮獲文化部頒發的“藝德標兵”稱號。 近年來指揮首演了大型交響音樂會《民歌河北》、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先生的《燕趙風華》交響曲。 2013年率河北交響樂團參加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第15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決賽階段的全程音樂伴奏,出色的表現贏得專家、大賽評委一致好評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2014年率河北交響樂團與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合作排演原創交響合唱《西柏坡組歌》,并在國家大劇院演出。2018年11月率團在天津音樂廳舉辦的“京津冀交響樂名曲專場音樂會”,與北京交響樂團及天津交響樂團同臺分別演出了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原創作品,精彩的演出得到聽眾的高度評價。2019年5月率團參加在深圳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文博會藝術節”。
北京交響樂團 北京交響樂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藝術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旅局的堅強領導下,始終貫徹落實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以義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的強烈職責使命感致力于推動中國交響樂事業發展,為繁榮首都文藝市場、助推文化中心建設發揮著應有的積極作用。 被譽為“首都明珠交響樂團”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隸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長期擔任樂團藝術指導的老一輩指揮大師李德倫、嚴良堃、黃飛立、韓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團長李湘林為樂團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上世紀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揮家譚利華擔任北京交響樂團團長、藝術總監、首席指揮。期間,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整,樂團逐步走向職業化。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該團在成立和發展的歷程中,憑借高度的職業化標準、嚴謹的演奏技藝、豐富廣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和中國港澳臺地區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題稱——“北京交響樂團掀起古典音樂熱潮”。 北京交響樂團從1994年就開始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其足跡遍及北京的軍營、廠礦、學校、社區以及中國的各大音樂廳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跡中,北京交響樂的普及音樂會多達近千場,涉及不同職業和不同年齡的觀眾人數上百萬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響樂團發起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倡導“百姓身邊的交響樂”,推動古典音樂走進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天津交響樂團 天津交響樂團始建于1985年,經過30多年堅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認為是中國優秀職業交響樂團之一。作為大型職業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致力于普及和發展東西方交響樂事業,曾榮獲文旅部授予的“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現任團長為著名指揮家、作曲家董俊杰。著名指揮家李飚自2021年起擔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另有桂冠指揮湯沐海,終身榮譽指揮王鈞時,常任指揮易娟子、楊力。常駐演出場所天津音樂廳。 經過30余年辛勤耕耘,天津交響樂團在演出西方經典交響作品,中國交響作品,歌劇音樂演奏,獨奏、重奏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厚的作品;邀請了數以千計的國內外著名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表演藝術家傾情加盟樂團演出季;在國內外著名藝術殿堂頻繁亮相,始終活躍在中外愛樂觀眾的視野里。一代代天交人致力將樂團打造成具有多元音樂文化并極具開放包容精神的音樂文化使者。 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能夠推出音樂季的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利用優勢資源為觀眾奉獻了大量的精品佳作。尤其在2015-16音樂季由藝術總監湯沐海指揮完成的《馬勒—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系列音樂會,被業界及聽眾譽為交響樂演出史上的“奇跡”。 在不斷拓展交響樂領域的同時,樂團也積極地在歌劇演奏方面探索演奏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中外作品,如《尼伯龍根指環》《盧克雷齊婭受辱記》《藍胡子城堡》《茶花女》《阿依達》《弄臣》《俄狄浦斯王》《佩利亞斯梅利桑德》,中國歌劇《一江春水》《馬可·波羅》等,在國內與國際引起廣泛關注與熱烈反響。 樂團在不斷上演西方經典曲目的同時,更致力于中國交響音樂事業的發展,首演了葉小鋼、鮑元愷、金湘、唐建平、姚盛昌、劉庭禹、徐昌俊等著名作曲家的原創作品。 天津交響樂團不僅是天津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同時為豐富京津冀文化事業不懈努力,更多次走出國門,應邀出訪韓國、德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亞等國演出,廣受贊譽。 天津交響樂團積極發揮“文藝輕騎兵”作用,在天津市“文化惠民”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上演了大量惠民公益演出,制定了“交響樂十年、千場、百萬人”的交響樂普及計劃,受到社會各界積極評價;創立了“天津市愛樂協會”“直播音樂季”“天交藝術講堂”“走進排練廳”等活動板塊,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將普及古典音樂的工作落到實處。 2019年10月1日,樂團作為“千人交響”的重要成員,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音樂家們用辛勤汗水與赤誠之心為祖國慶生,為新中國奏響新時代的樂章! 天津是西方古典音樂傳入中國最早的城市之一,交響樂在天津有著廣泛的聽眾基礎。天津交響樂團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面向未來,立足天津,放眼全球,在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交響樂團的航程中奮勇搏擊。
河北交響樂團 河北交響樂團是省級國辦職業交響樂團,1983年建團。現設有交響樂隊、合唱團兩個演出實體。現任書記、團長商明凱。著名指揮家張國勇任樂團藝術顧問、首席客座指揮。指揮家拓鵬任常任指揮。 建團四十多年來,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藝術生產方針,立足河北,面向世界,努力打造職業化交響樂團。先后邀請了幾百位中外著名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合作演出,參加了法國“國際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多次參加央視春晚、新年音樂會等活動,應邀參加“慶祝建國70周年天安門廣場千人交響樂演出”“中國交響樂之春”活動,成功承辦助力冬奧“2020崇禮森林音樂會”。 近年委約編創了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柏坡交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交響組歌《充滿希望的河北》《冬奧交響曲》、交響組歌《歲月征程》、交響組歌《長城》等多部交響樂作品。其中3部作品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優秀劇目展演”等國家級大型活動中演出,3部大型作品、2首小型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1部作品入選文化和旅游部“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3首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
曲目: 交響前奏曲《光榮與夢想》 張千一 曲 長城魂 方崠清 曲 長城下的婚禮 張大力、朱嘉禾 曲 管弦樂《長城與少年》 溫展力 曲 管弦樂《筑起我們新的長城》 伍嘉冀 曲
——中場休息——
交響樂《長城》 屈塬 詞 張千一 曲 第五篇章 混聲合唱《一根蠶絲有多長》 第六篇章 混聲合唱《飛舞的大刀》 第八篇章 混聲合唱《長城萬歲》 交響組歌《長城》(選段) 男中音領唱與合唱《風起長城》 王曉嶺 詞 欒凱 曲 領唱:楊小勇 女中音領唱與合唱《長城牧歌》 王曉嶺 詞 欒凱 曲 領唱:降央卓瑪 男聲獨唱《金山嶺長城的文字磚》 商明凱 詞 欒凱 曲 演唱:扎西頓珠 女聲領唱與合唱《大好河山》 商明凱 詞 欒凱 曲 領唱:王慶爽 交響合唱《長城》 王曉嶺、商明凱、李小白 詞 欒凱 曲 我的祖國 劉熾 曲
*以上內容(包括演出時間、陣容、節目及演出票價等)可能變更,以最終演出為準,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