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沙指揮
中國當代橫跨中西的“兩棲指揮” 國家一級指揮 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 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 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和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在俄羅斯以最高分的成績畢業并獲取歌劇-交響樂指揮專家文憑。先后受教于徐新教授和亞歷山大•波利舒克教授。 近年來在交響樂領域里,尤其擅長演出俄羅斯、東歐作品,積極擴展演出曲目,其范圍涵蓋西方20世紀音樂和中國當代音樂作品,其中還復排了很多中國作曲家的作品。 在民族管弦樂領域里,積極探索中國民族樂隊的訓練、發展和創新以及培養專業的民族管弦樂隊指揮,視奏、首演了近千部民族管弦樂作品。以獨特的視角積極倡導、委約并演出了中國最青年一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其成績受到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樂屆的廣泛關注。被媒體譽為中國新生代民族管弦樂指揮的杰出代表。 多年來通過對音樂的特殊敏感度,在“兩棲指揮”藝術實踐中兼收并蓄,其指揮風格在簡練、真誠的表達中帶有極強的感染力和對作品深刻的理解。與海內外的主流樂團都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2016年第五屆華樂論壇以最年輕的指揮被評選為“中國10位杰出民族管弦樂指揮”之一。2016年8月榮登《人民音樂》封面人物專訪。在眾多藝術實踐、教學活動中有很多學術理論研究,并發表過多篇論文和樂評,被國內多所藝術院校聘請為客席教授。2019年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公布,作為全國唯一的音樂專業人才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并獲科研資助。2020年9月被中央民族樂團任命為“首席指揮”,同年1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優秀專家”,12月入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作為中國最為活躍的指揮之一, 多年來與國內和東南亞主流樂團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曾任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2018-2021)指揮中央民族樂團足跡遍及中國各地和歐美地區,并多次指揮樂團參加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中共中央國務院春節團拜會,亞太經濟組織(APEC)多國領導人峰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國家重大演出。
北京民族樂團
北京民族樂團于2015年9月正式組建,隸屬于北京演藝集團,其前身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是北京市屬文藝表演團體之一。 樂團自成立以來先后舉辦了《北京回響》《國樂耀中華》《國樂大典》等大型民族音樂會,創作推出了民族音畫《燕京八景》、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豐子愷漫畫主題協奏組曲《漫彈》、民族交響詩《大運河》等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同時樂團在演出形式上不斷探索創新,先后創作上演了多媒體情景音樂會《五行》、打擊樂兒童劇《尋找最后一滴水》、國樂劇《春江花月夜》、流行國樂《國潮》、《國風》等一系列時尚現代的精品演出項目。 “新年音樂會”、“周年音樂會”、“中華四季”、“新銳系列”、“城市之間”等已成為樂團的品牌演出項目連續舉辦多屆。樂團打造的品牌活動項目“北京鼓樂節”、“北京國樂節”、“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活動。樂團精心打造的兩支演出團隊“玖樂室內樂組合”、“玖木打擊樂組合”已成為品牌演出團隊,多次參加重大演出活動。由樂團文化活動部組建的北京民族樂團附屬青年愛樂國樂團、附屬少兒打擊樂團、附屬少兒彈撥樂團三支非職業團隊為民族音樂的普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樂團積極探索國樂與互聯網的融合,在微信視頻號推出了三場不同主題的“國樂最現場”豎屏直播音樂會,為國有院團線上演出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樂團打造的虛擬音樂廳“國樂府”上線以來推出眾多音樂活動及演出項目,為演藝新空間的開拓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保障,近年來樂團新人輩出,宋藝博、杜朋朋、鄭楊、李雨涵等一批年輕音樂家在各類大型演出中展露才華。北京民族樂團將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創排具有北京音樂風格的民族音樂作品,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銳意創新,為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做出貢獻。 國樂為本,青春同行;京腔華韻,民族心聲。
民族管弦樂《歡樂歌》 江南絲竹 王甫建 編配 民族管弦樂《春天組曲》 顧冠仁 杜鵑花開 駿馬奔馳 苗嶺春早 水鄉綠野 大山盛會 琵琶協奏曲《坐看云起》 陳思昂 曲 琵琶獨奏: 楊婷婷
——中場休息15分鐘——
民族管弦樂《春之舞》 臧 婷 曲 中阮協奏曲《自在》 李玥錦 曲 中阮獨奏:邸琳 民族管弦樂《思念》 王丹紅 曲 民族管弦樂《大潮》 王云飛 曲 打擊樂領奏:宋藝博、白凱
*以上內容(包括演出時間、陣容、節目及演出票價等)可能變更,以最終演出為準,僅供參考。 |